快递业在提速中变革
在众多业内人士眼里,“双11”购物节是整个快递物流业一年一度的“高考”。
今年的“双11”正好遇上快递企业上市潮,圆通登陆A股,中通成为阿里巴巴后赴美上市募资规模最大的中国企业IPO,顺丰、申通均已过会,韵达进入流程,2016年也因此被称为快递企业的“资本元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双11”的提速对行业意味着什么?
技术支持提升效率
“我用申通和中通,往年‘双11’总会有部分地区收到警示:这里已经爆仓,不要再发我家了。但今年真没有,最多延迟两天,都能发货。”网店店主江流的感受和许多卖家颇为相似。数据显示,从签收时间看,2013年“双11”包裹签收过1亿用了9天,到2015年提速到了4天,今年则进一步提速到3.5天。
速度的提升来自各个环节的“技术支持”。在分拨环节,韵达位于上海青浦区的分拨中心上线了国内首条全自动分拣流水线,长约200米左右的流水线有300多个托盘,每小时可以处理2万余票快件。依靠智能分单,自动流水线的准确率达到了99.9%,还将原来200人的人工压缩到了30人。
在仓储环节,机器人和自动化流水线同样高效运行,“人找货”变成了“货找人”。在菜鸟的广州智能仓库,日处理商品件数达到百万级,生产一个包裹最快只需要3分钟。在传统需要2000人的仓库,运用自动化流水线后,作业人数可以减少到500人以内。智能仓储解决方案提供商斑马技术亚太区垂直市场解决方案主管斯图尔特·斯科特表示,中国企业对智能仓储技术的兴趣“水涨船高”:“拿RFID技术来说,在2015年的调研中,还仅有40%的受访者对这项技术感兴趣,但现在这一数字已经翻番。”
在运输环节,技术同样武装到了每一个“毛孔”。今年顺丰给包括临时车辆在内的每位司机装上了APP,包括堵车、意外等在路上发生的一切都在监控之中。应用智能调度技术,可使快递公司每辆车月行驶公里数达到4万公里,普通物流运输车辆的月行驶公里数只有8000公里。
数据的协同让快递业对“双11”的整体应对更加顺畅。“在‘双11’前3个月,我们就预测到了每家快递公司在全国每一条线路上的包裹量,帮助快递公司做到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菜鸟技术专家王子豪说,通过多地分仓、就近配送、路径优化、电子面单和智能分单,电商快递配送开始实现“单未下,货先行”。
不过,速度并不代表着利润。沈飞是某知名快递公司在北京望京一个网点的加盟商,他告诉记者:“‘双11’并不赚钱,北京同城快递,一单的利润只有3角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物流服务商也坦承:“‘双11’对物流企业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现场协调能力是一种提升,但并不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客户,今年我们以各种理由拒绝了不少业务量暴增的客户,因为知道热闹只是一个礼拜,剩下的事和我们没什么关系。”
产业变局倒逼转型
“今年是各快递企业市场最焦灼、竞争最惨烈、挑战最大的一年。”快递专家赵小敏的话点出了背后的原因。随着快递企业上市潮来临,快递企业成为公众公司,其各项业务数据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手握重金的快递巨头们,也在通过“双11”挤压整个市场。今年“双11”期间,“三通一达”的份额普遍比去年全年提升4%左右。上述物流服务商也表示,重投资正在越来越强地影响市场。“不管硬件还是技术改造,能投得起的企业越来越少,投不起效率就上不去。虽然现在只是奔跑速度有差异,但二三流的公司未来会退出市场,集中度会越来越高。”
中通快递方面在IPO后披露的信息显示,其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购买土地使用权、分拣中心建造、购买分拣设备、扩张自有的大容量卡车以及包括IT信息系统投资等一系列用途。圆通则建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将在4年后拥有50架飞机。
“三通一达”的厉兵秣马,也是对未来行业出现天花板的未雨绸缪。电商市场的增量正在不断放缓,以“双11”为例,从2012年至今,增速从165%下滑到今年的32%。圆通在其上市资料中也提及,快递收入主要来源于电子商务用户,业务结构较为集中,如果未来电子商务行业增速放缓,其经营业绩的持续快速增长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从这个角度看,快递巨头的明天还来自产品的结构升级和价格分层,甚至对原有处于主流的加盟制的“打破”。中国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表示,快递公司会通过提供有区隔的服务来提升利润空间,比如对不同时效的产品收取不同费用。“这也是国际四大快递公司一贯采用的方式,此外还要拓展包括冷链在内的多元化发展方向。”徐勇说。
快递公司的精细化运营和数据的打通,也为未来加盟制的变革做好了准备。赵小敏表示:“快递公司要对原有网络架构和运营模式实行自我革命,建立更注重利益分享的加盟模式,实行差异化的合伙模式,同时选拔和培育加盟合作企业独立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陈 静)
来源:中国经济网